麻豆搞笑视频 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第七天,2021“直击上影节”电影频道融媒体直播节目依旧马不停蹄。此次的“电影老地方”,我们探访了百代东方公司旧址,并带大家直击《川流不“熄”》在上影节期间举行的国内首映式。与此同时,我们也把眼光放在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上。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精彩的上影节,感受中国电影的魅力吧!
影视行业专家探访“百代小红楼”
上海作为中国电影的重要中心之一,留有许多和电影有关的场所。今天,电影频道主持人瑶淼就和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石川带领大家探访一个和电影音乐有关的地方——百代小红楼。百代小红楼位于衡山路的徐家汇公园里,因为外墙的颜色,它被大家称为“小红楼”。
电影频道主持人瑶淼就和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石川探访“百代小红楼” |
石川介绍,20年代的时候,小红楼曾是百代东方公司的办公地。聂耳曾在百代公司担任音乐部主任,小红楼是他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便是他在这里创作出来的作品。除此之外,中国流行音乐家黎锦光、陈歌辛也在这里录制下了他们创作的经典名曲,曾经写下《黄河大合唱》的音乐家冼星海也曾在此录音。
石川表示,小小的一座小红楼,串联起的是中国百年的音乐文化之路。这里曾经有着多位歌手、戏曲表演家的身影。金嗓子周旋曾在这里录音,梅兰芳也曾在此录过唱片。就连张艺谋导演在拍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时,很多插曲也曾经在此录制。
《川流不“熄”》上影节首映
6月16日,电影《川流不“熄”》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举行国内首场放映,导演冯钶予携主演杨新鸣、代乐乐、杨童舒出席映后活动,与观众互动交流。
映后活动现场 |
影片曾入围2021年大阪亚洲电影节特别展映单元,此次再次入围上海国际电影节国际展映单元,并同步曝光了中文版海报。海报由著名设计师黄海设计,色调温暖明丽,通过层次丰富的色彩描绘出乡野山川的夏日风光。一老一少站在路边等车的设计,也体现了少年对新世界的好奇以及爷爷对新世界的忐忑,两人的鲜明对比,也暗示着一段“不同寻常”的旅程即将到来。
《川流不“熄”》海报 |
对于影片创作,导演冯钶予表示希望在相对轻松和脱离固有模式的氛围下,去探讨家庭议题。在内容上,关注点并不止于家庭整体,还涉及到了个体状态与时代风貌。片名中的“熄”包含了层次丰富的寓意:从个体来说,代表着对梦想的执着;从家庭来说,代表着生生不息的亲情羁绊;从时代来说,代表着奥运年所引燃的全民振奋。
杨童舒认为,“《川流不“熄”》是一部能让人感动的电影“,代乐乐则直言”“这是一部能让观众准确接收到各种细微情绪的电影。”导演冯钶予说,整个创作团队对细节的反复讨论与尝试,是对回归自然情感本质的追求,观众也能从片中真实地带入生活感。
“中国科幻电影新思考”论坛举行
6月17日上午,第二十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论坛以“重塑想象·定义未来——中国科幻电影新思考”为主题展开讨论,来自影视界、科普界的专家学者纷纷指出,中国的科幻电影应该坚持讲好中国故事,加强本土化创作的探索,要敢于想象、大胆创新。
“重塑想象·定义未来——中国科幻电影新思考”论坛现场 |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副会长、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副教授王红卫就曾参与过《流浪地球》《疯狂的赛车》《黄金大劫案》等作品的编剧和策划工作。王红卫认为,科幻电影一则是作为类型电影,二则是作为科幻本身。在此情况下,照搬西方模式可能是一种捷径,但真正能吸引观众的,还是科幻故事的本身。“千万不要去找一个国外成功的科幻电影的模式,然后想怎么把它国产化,怎么把它杂糅一些中国的元素去做,而是应该先找到好的中国科幻故事。”
王红卫 |
在观众的印象里,科幻大片似乎一定是发生在外太空的。对此,科幻作家、《疯狂的外星人》编剧董润年希望“创作者对科幻的认知应该进行更新”,“其实你会发现生活中无处不科幻,很多普通的生活场景中就包含着科幻的成分,这其实是创作者包括我自己,特别应该注意去挖掘的东西。”
董润年 |
《流浪地球》大火后,也引起了一些议论,其中就有专家指出影片中有多处科学常识不够严谨。对此,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苟利军深有体会,他认为,科幻电影还是要遵循一些基本科学常识和理论,而这需要创作者和科学家的通力合作。
苟利军 |
开心麻花影业董事长刘洪涛也特别认同这一点,作为开心麻花最新力作、科幻喜剧《独行月球》总制片人,他认为在科幻片的创作过程中,一定要有科学顾问的参与。“观众会从现实逻辑和科学逻辑来看电影,如果电影有漏洞就不可信,不可信就不会有共情。另外,我们创作科幻电影的目的是因为我们关心人类的、宇宙的命运,如果我们在未来观、科学观、宇宙观上面不能逻辑自恰的话,不仅我们对不起自己的初心,更显得这个努力没有意义。”
刘洪涛 |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与影视融合专委会常务副主任林育智向大家普及了科幻电影需要的五类科学顾问。“第一类我们称之为非正式顾问,我们会给他提供支撑这个剧情的科学素材和科学理论,甚至帮他构架一个世界,完成世界观的铺设;第二类叫专家顾问,剧本成型之后,针对某一类问题,我们给他找到非常合适的科学家;第三类叫现场顾问,他需要给演员提供帮助,给道具师提供协作问题,甚至现场被问各种各样的科学问题;第四类是科学顾问团,解决一整部电影涉及到的所有领域的问题;最后一类为跨界科学顾问,他们一是受过非常专业的科学训练,二要有完整的在影视圈的工作经验。”
林育智 |
近些年,中国电影产业飞速发展,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都为国产科幻电影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国内特效公司天工异彩曾助力《寻龙诀》《悟空传》等国产大片制作,创始人常洪松清晰地细数了这些年技术的进步,“就像2006年,数字技术取代了胶片流程,未来的智能影像技术一定会取代现在的数字技术。比如电影级的换脸换头,原来的数字技术可能要两三百人,一部电影后期要干一年,现在可能一两个技术人员用一个月就完成了,而且精度非常高。”
常洪松 |
对此,科幻作家韩松也指出了科幻文本创作的重要性。“我看过好多科幻电影,它不是科幻不行,而是电影本身不行。从文本来看,科幻题材最具颠覆性、挑战性,它经常挑战你既有的认知和世界观,这个东西既使在小说创作中也很难达到,改编成电影就更难了。”
韩松 |
上影节“非凡大师班”开讲
“非凡大师班”是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推出的“青年影人教育扶持计划”活动项目之一,联合了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和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共同举办,并设立了“非凡奖学金”,支持优秀青年电影人才起步。
主讲此次“非凡大师班”的三位专业人士,均来自于行业一线,且涵盖了最“硬核”的三大影视门类——剪辑、美术和视效:张琪带来了中国电影人的剪接创作视角,叶锦添以放眼全球的视野倡导语境身份的流动性,Shawn Patrick Tilling作为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3D动画与视觉特效系主任,带来的是北美工业流程体系的方法论。
上影节“非凡大师班”现场 |
在现场,剪接指导张琪指出,影视创作者的态度在后期制作中的作用很重要,任何影视元素的前提是创作者自我态度的建立。作为长期从事华语电影正片剪辑的他认为,剪辑其实更多在隐藏自己的工作,成功的影视剪辑师是在消弭剪辑的存在,用短暂的物理时间让观众想象影片的整个时间,善于取舍是剪辑师的重要能力。
张琪 |
电影与舞台美术指导、服装设计师、视觉艺术家叶锦添基于多年探索的“新东方主义”美学理念,通过作品与项目的展示,向听众讲述了美学艺术的“未来主义”,以及如何利用影像、装置、服装等媒介去关注科技时代中的社会新面貌,尝试思考未来社会的变化。他通过推介自己的作品《无尽的爱》,剖析年轻人的精神世界。
叶锦添 |
Shawn Patrick Tilling一直与迪士尼、梦工厂、米高梅等影视公司进行合作。此番演讲畅谈了视效制作的新趋势。他用形象生动的视频、案例,剖析了扩展现实以及虚拟制作室、数字化妆以及AI人工智能在电影作品中的应用。
Shawn Patrick Tilling |
[1905电影网]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