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节、安节与苦节

更新:2021-09-17 04:58来源:最新影片资讯报道浏览次数:

来源标题:甘节、安节与苦节

《易经》在谈到节俭时,说到三种态度,一种是“甘节”,把节俭视为甘之如饴的乐事,甘于节俭;一种是“安节”,安于节俭,不贪图享受;第三种则是“苦节”,把节俭当作一件苦事,从而拒绝节俭。这三种态度还会产生三种不同的结果:“甘节·吉”,即能够甘于节俭的会带来吉利美好;“安节·亨”,即安于节俭的,能够做事通达顺利;“苦节·贞凶”,即若是把节俭视为苦事,则会有不测之凶兆。

三千多年前周人所著《易经》如此之说,有没有劝人安于贫穷之用意,我们权且不必费心考究。而今时代固然不同,人们的生活条件早已今非昔比,早已超出“安贫乐道”的话语范畴。但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任何时候都不过时。《易经》的劝诫,同样给我们启示。

最想说说这“苦节”。因为当下,不少人尤其是年轻人深陷于此。你提倡勤劳节俭,他们认为“小气”“抠门”;你提倡艰苦奋斗,他们说“小农意识”“老土落伍”。特别在“吃”上,已经与面子等关联起来。请客吃饭,总觉得盘有剩余才显大方;婚丧嫁娶、做寿满月,整鸡整鸭、摆“头”摆“脸”才有脸面。然而那桌上琳琅满目的食物用过之后,却是残羹剩菜堆积,甚或有的盘中菜、盆中饭压根就没有动过。更令人气愤的是,有些所谓“大胃王”吃播秀,吃了再把食物吐掉,成了地道的反刍动物。那可真是吃坏风气、撑坏胃。

从公开报道数据看,我国每年被损耗和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接近于中国粮食总产量的6%;我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大型聚会浪费达38%,学生盒饭有1/3被扔掉……全国每年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一个个数字触目惊心,背后都是“粒粒皆辛苦”的辛劳。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唐代李商隐所概括的这一经验之谈,与《易经》所讲一脉相承。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单位,大至一个国家,若视节俭为“苦事”,浪费之事不绝,奢靡之风盛行,将不仅仅是凶兆临头,且是要败家毁国的。欣喜的是,全国上下正在号召节约,反对浪费。值此全国消费季到来,我们要敢花钱、会花钱,痛痛快快消费,又要避免无谓浪费,让“甘节”成为个人习惯,成为社会风气。

相关推荐

阅读排行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发展历程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