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爱乐乐团二三事

更新:2021-08-22 22:58来源:最热门的综艺浏览次数:

来源标题:维也纳爱乐乐团二三事

“德奥音乐甲天下,维也纳爱乐甲德奥。”从西方音乐史的角度看,诚哉斯言,尽管柏林爱乐乐团足可以在水平上与维也纳爱乐平分秋色,世界其他顶级管弦乐团,如芝加哥、费城、波士顿、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管弦乐团等未必服气,但有一点令他们服膺的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它几乎成了该团的专利,美妙华丽的演奏,细腻唯美的风格风靡全球,无人能与之比肩。

由于施特劳斯家族音乐是新年音乐会的“乐霸”,世人都以为该团自1842年创立伊始就与老施特劳斯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实则不然。维也纳爱乐的乐手皆是乐坛翘楚,须通过严格考试在维也纳皇家歌剧院担任乐手满三年后才有资格申请成为爱乐乐团成员。这些教养良好、技艺高超、孤傲高冷的精英乐师和指挥只青睐德奥音乐传统的阳春白雪—莫扎特、海顿和贝多芬,因此很长一段时间里,对施特劳斯父子批量生产的上千首“通俗”乐音不屑一顾,遑论演奏了。皇家歌剧院与爱乐乐团的共生关系造就了维也纳爱乐一代代的辉煌,也将古典德奥音乐推向世界的顶峰。除了精湛的演技,爱乐乐团的民主精神也是其成功的要素之一—一切决策由全体成员决定,委托一个12人组成的委员会具体实施。这项规定是1842年建团时建立的,比1848年掀起的高扬民主的欧洲革命还早6年。

随着时间的推移,乐团对施特劳斯家族音乐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个关键因素是大咖作曲家对施特劳斯父子的敬重和背书,包括李斯特、瓦格纳、勃拉姆斯等。其次是乐团有限的与小约翰&miD.O.;施特劳斯的几次接触,亲身领略了这个征服整个欧洲的作曲家的魅力。第一次是1873年4月22日,小施特劳斯为维也纳歌剧院舞会创作的《维也纳气质圆舞曲》的首演,按惯例由他在金色大厅手握小提琴亲自指挥。第二次接触是1873年11月4日,在中国世博会委员会发起的一场音乐会上,约翰指挥了老施特劳斯和他弟弟约瑟夫的作品以及他自己的圆舞曲《蓝色多瑙河》。第三次接触是1897年12月11日,约翰在维也纳歌剧院演奏了以他自己和其父亲作品主题混搭而成的《新旧维也纳回忆》。不幸的是,这场音乐会演奏的乐谱后来大部分已经失传。1894年,爱乐乐团参加了庆祝小施特劳斯音乐生涯50周年音乐会,后者为乐团寄去一枚纪念章和电报,感谢乐团精湛的演出给他带来的快乐。最后一次接触颇具悲剧性。1899年5月22日,他在皇家歌剧院演奏《蝙蝠》患了感冒,转成肺炎,于当年6月3日去世。即便如此,爱乐乐团也未立即低下高傲的头颅,对施特劳斯家族的音乐屈尊俯就。直到30多年后,德国纳粹党上台,为了吹捧德意志精神和文化,助力施特劳斯家族音乐,爱乐乐团才重新捡拾施特劳斯的作品。强烈反犹的戈培尔明知施特劳斯家族有犹太血统,但为使音乐为帝国意识形态服务,故意隐瞒这一事实。德奥二战期间结盟,爱乐乐团中就有相当多的纳粹党员,他们为身为纳粹党的维也纳市长及其他纳粹成员颁发奖章,遂使乐团蒙耻,堕入至暗时期。1939年年末,爱乐乐团举办了首次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初衷是为了筹款帮助穷人度过寒冬。在纳粹的宣传下,演奏的全部是施特劳斯的作品,但曲目中没有《蓝色多瑙河》和《拉德茨基进行曲》。

爱乐乐团与德国纳粹的关系以及为纳粹战犯颁发奖章的行径后来曝光,乐团为此忏悔并收回了奖章,战后才逐渐挽回了名誉,然而施特劳斯的流行曲却从此登上了爱乐乐团的大雅之堂,成为新年音乐会必备曲目。1945年和1946年,乐团以加演的形式分别演奏了《蓝色多瑙河》和《拉德茨基进行曲》,从此这两支曲子便成了音乐会的压轴戏。维也纳爱乐不仅有过排犹史,还一直排斥女性,2015年以前一直不招募女乐手。若干年前美国还为此抵制爱乐乐团赴美演出。与美国顶尖乐团相比,维也纳爱乐的演奏风格,尤其是它的铜管部分,显得柔美融合,但象征阴柔之气的竖琴却由男性演奏,不免格外碍眼。自从乐团雇佣第一个女性竖琴手开始,它才真正完成了民主平等的历程。

相关推荐

阅读排行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发展历程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