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搞笑视频 《阿凡达》时隔11年,在中国市场进行重映,消息一出,全网炸裂。不少影迷开始忆往昔,回忆当时万人空巷,排队只为买一张IMAX影票;95后、00后则感叹,终于有机会去体验“前辈们”难以忘怀的那种“电影魔力”。
不管这部电影的内容是否能跟得上11年后观众的审美,但是有一点无法忽略,它的出现,改变了全球电影行业,尤其是2D电影到3D电影的转变,让3D和IMAX技术得到了广泛普及。甚至凭借该片的一己之力,促使了中国三四线城市以最快的速度来建设升级自身影厅。
2019年,电影《双子杀手》上映时,能满足120帧、4K、3D版本的CINITY影厅在全国达到了30余家。而在此之前,同样由李安执导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能放映最高规格版本的设备,仅上海和北京各一套,且没有供影厅长期使用。
如今,内地电影市场IMAX银幕数量达716块,支持高帧率放映的CINITY影厅已达55座。这类特效影厅已经成为了影院的标配和主打内容,而目前电影上映时,IMAX、杜比、CINITY等格式均已成为了标配。
事实证明,一部伟大的电影作品,不仅是能在观众心中留下印象,而且有可能成为影院升级改造和银幕数量增涨的转折点。
随着近年中国电影工业化进程越来越快,技术也在作品中不断革新并呈现。电影放映的硬件条件也越来越高,黄建新导演在2019年采访中就提及,其实工业化就是一个标准化,从前期制作到后期放映,都是一体的,任何一个环节掉链子,都会让电影作品的呈现少了本该有的魅力。
尤其观众们经过了2020年和电影院的短暂分离,更是能理解,在电影院观影的仪式感是极具魅力的。
影院最黄金的位置是哪里?
电影院是否真的存在黄金座位呢?这个问题或许是每个观众都会关注的问题。“有。”我们也从影院负责人处,要到了最真实直接的答案。
当然,在揭晓答案之前,我们先简单地了解一下,对于观众而言,电影院最重要的两个问题——亮度,以及声音。中国影院对亮度和声道的放映标准,目前都依据国际统一的DCI标准。标准化是工业化的基础,也是工业化落地的基石。
随着中国特效技术的进步,很多创作都变得越发精良。但是在后端放映时,依旧会遇到不少的问题。电影视效从业者徐建就向我们举了一个例子,《流浪地球》上映时,他曾去到一家影院观影,但是观看过程中发现,很多特效场景和自己创作时的感觉全然不同,毫无电影本该有的亮度和对比度。他后续又换了一家更规范的影城观看,发现之前的问题全然不存在。
在这种直观的对比下,显然问题并不出现在电影本身,而是影院的放映设备上。调查中,影院相关的负责人也坦言,在过去确实存在一部分的影院会为了降低放映设备的损耗成本,将银幕灯泡的亮度调至标准线下,进而造成电影画面较黑的情况。
英皇影城运营总监于淏同样向我们举了一个例子,2014年上映的电影《救火英雄》口碑并不差,但最终市场表现平平。大家内部都很疑惑其中的问题,后来发现,由于电影是消防题材,其中会有不少浓烟场景。这种情况但凡碰上亮度较低的影院,观众就看不见电影本身的细节。
她也指出,如今随着电影放映设备技术的进步,以及影院对放映标准化的自律,这种情况在后续同样是消防题材电影《烈火英雄》的上映期间就少有出现。
如今,每部电影的创作中都会有各种不同的情况,像春节档不少特效大片,单从视觉氛围上,就会有各种不同的要求。于淏和耀莱影城技术部总经理钟仁波都提到,目前电影片方少有会把他们的放映需求告知影院,他们只能在上映首日进行试片放映,通过放映员的肉眼,调整到一个较为合适的亮度和声音。
但这种调节有时候并不是绝对能匹配电影创作者的初衷。譬如当时《波西米亚狂想曲》在中国做首映的时候,片方就指出声音反而要相对调低一些。
钟仁波也建议,如今随着中国电影工业化进展,每部电影创作都有一定的标准,如果电影片方能在发行期间,把标准告知,影院必然也会配合放映工作。
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副会长林民杰表示,影院的标准只要不低于国家标准即可,但由于激光光源技术、沉浸音技术、高格式技术的出现,相应的国家标准还没有出台,不同地区可以根据技术实际情况设定相应的建议标准。
事实上,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从2015起设立了放映质量监督举报电话、举报邮箱以及举报有奖二维码,专门受理影院放映质量未达到数字放映技术标准要求,致使银幕亮度、放映还音系统等存在的放映质量问题,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根据影院的从业经验来看,目前国内影院对放映要求也越来越高,过去那类行为虽然仍有小部分的影院存在,但已经非常少了。最重要的是,随着中国电影银幕数量增多,观众的选择也越来越多,影院只有通过提高自己的放映效果,才有机会让观众成为“常客”。
正是因为目前电影放映技术不断升级,影院在建设中,更加追求每个位置都能让观众从亮度和声音上,得到更好的体验。
如果再结合上观众身体的感受,一间影厅的黄金位置是在中间偏后的地方。如果遇到像Screen X这类特效厅,可能越往后,观众越能有沉浸感。
技术正在超车,革新仍需时机
全国政协委员侯光明在采访中提到,中国电影在“十四五”时期从公共服务战略、产业发展战略、文化弘扬战略、科技创新战略、构建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进行布局。
侯光明委员的一份提案是关于加快LED电影放映(屏)系统自主研制和影院运用,聚焦电影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他表示,中国LED显示屏研发制造能力世界领先,产业链相对完整,如果加以推进,有望改善相关放映设备技术标准被国外垄断的问题,实现弯道超车。
全国政协委员侯光明 |
国内少数影院已经尝试开始使用该放映系统,但仍在摸索的过程中。目前,中国电影科技创新与探索并行,现阶段大多放映系统和技术都是海外厂牌为主,而且这些厂牌整体都仍比较独立,并没有真正实现兼容。
其中,衍生出最大的问题则是影院在放映人才需求上的空缺。钟仁波告诉我们,目前耀莱院线的放映系统已经向智能化操作发展,虽然技术进步让人才得到了一定优化,但对于更资深和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影院仍求贤若渴。
“人才培养是目前影院放映系统最大的痛点。”钟仁波如是谈到。因为不同放映系统的规格和技术不同,所以对人才的要求也不同,“而且目前相关厂商提供给影院这方面的培训名额都非常吃紧,可能只有1-2人,这并不能满足一家影管企业的需求。”
于淏同样向我们确认了这个情况,倘若影院端需要再追加这类培训名额,所产生的费用会相对高昂,这对于影院日常的运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影院方从自身出发,留住人才的同时,也渴望国家能对于影院技术人才做出系统的扶持计划。
人才培养和放映技术的进步是呈正比的。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中国部分核心放映设备已经实现了自主研发,比如CGS中国巨幕、CINITY、中影光峰C5系列电影放映机、HOLOSOUND沉浸式声音解码器等都是符合国际标准并达到先进水平的系统。
林民杰也强调,目前,国内的放映技术在某些单点应用技术上已经与国外先进技术对齐。在DMD芯片等放映关键核心技术上仍基本处于依赖进口的状态。但在不久的将来,当我国的芯片制造技术和关键工艺取得决定性突破的时候,我国电影放映设备和放映技术水平将实现高质量发展。
[1905电影网]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图片由IC photo供本网专稿,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IC photo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