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搞笑视频 电影视角,两会声音。《今日影评》特别策划 “看电影·读两会”,影人专家齐聚,透过电影看两会。
穿越千载的中国传统文化
正渐渐形成最为时尚的“新国潮”
每逢全国两会时,热门议题都少不了“传统文化”一层。继去年“老艺术新传承”“传统文化产业化”等已付诸实践的提案后,今年更为个性化的传统文化相关提议再度引发热议。
从由“正衣冠”“净洗手”“击鼓明智”等中国古代成人礼仪延伸的“9月30日成人节”提议,到由愈发受到当代年轻人欢迎的汉服文化启发的“农历三月三国家汉服日”设想,脱胎自传统文化的“新国潮”,正借影视、时尚等多重推手走入大众日常。
“为什么我们每年两会都会关注传统文化的话题,因为中国人真的深刻地意识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做客《今日影评》节目现场,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不禁感叹,“‘新国潮’,一定得沿着这个方向走。”
《今日影评》主持人晓丽与蒙曼留念 |
从哪吒到狐狸精:国潮,以国漫为帆
日前,有企业家建言两会:重视美学教育,开启“国潮”新时代。对于影迷而言,近年来最为深入人心的“国潮”风,由优质国漫引领。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档,又一部以哪吒为主角的动画电影《新神榜:哪吒重生》亮相银幕。尽管故事背景已迁移至现代,可与经典故事形象共轭的创新表述仍然不失传统神韵。
“新”哪吒李云祥 |
片中,“新”哪吒李云祥冲破“龙王”幽暗封锁的斗志,与国漫电影第一爆款《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呐喊殊途同归。
据蒙曼介绍,“我命由我不由天”其实是道教的一种说法,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是仙是魔由我自己决定,其实又切合了现在时代的精神。年轻人说,我们不愿意被一切所束缚住,我们要用自己的人生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这不就是传统文化和当代之间一个特别好的结合吗?”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一直是中国文化工作者的不二使命。“国潮”的要义不仅在于传承,更在于演进。
谈及另一国漫爆款《白蛇:缘起》,蒙曼最难忘的角色不是白蛇等主角,却是宝青坊主这一“狐狸精”。
“它不再是传统的那种标签了,”在不同于单一魅惑维度的双面狐妖身上,她看到了更为多元的传统文化内涵,“它以新的形式展示了狐狸多面性中的文化担当、文化体现。”
之所以国潮能在国漫领域掀起风潮,科技的力量不可忽视。CG技术与国风笔法,在中国审美精神与中国价值取向的融合下碰撞出大众喜闻乐见的时代之作。而在技术与审美的共振下,属于中国电影的“国潮”表达已然由“纸上”拓展至更广阔的空间。
带着“家乡”去“流浪”:中国故事,国潮底色
国漫风潮,国潮与科技相得益彰。真人影片领域,高科技“口味”的国潮也正在发声。还记得《流浪地球》里陪着地球去流浪的中国面孔吗?太空想象下的科幻创作,在中国电影工业加持下给出了带有中国精神的中国方案。
这份安土重迁的表述,令蒙曼不禁联想到了中华民族作为农业民族的底色。“故土难离,这个桑梓之地永远是我们心中最割舍不下的地方,哪怕我们都到外太空去了,这个地方我们抱着走,我们让它跟着我们走。”
显然,科技包裹并发散的,无非是最为浓郁的情感。在《我和我的家乡》中,哪怕《天上掉下个UFO》故事里最贴近科幻意味的贵州梯田山景,都是属于中国独有的风貌。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在这一敬献家乡的合辑电影中,最令蒙曼萌生诗情的,是徐峥执导的《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取景地:杭州千岛湖 |
大自然千古锤炼的神秀,是中国大地最深挚的“国潮”样貌。结合自然风光与向善情感的中国故事,则是中国电影精心呈现的“新国潮”。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中为国人追捧的工匠精神,更早已成为中国电影人秉持的时代风潮。仅《金刚川》一片所折射的中国速度与互助共赢,就已然这股国潮注入信心。
未来属于中国银幕的中国故事,还将继续书写国潮的新样态。
今日影评·编导观察:所谓“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国运强”,今天的“国潮”兴起,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也凸显出年轻消费者对中国文化、中国元素的广泛认同和充分自信。希望这样的“风潮”能够越滚越大,有更多美妙而有意义的传统文化可以普及出来。(彭康坪)
[1905电影网]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